《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自卑的本质,源于对自己的不接纳。”
九叔有一个朋友,他上学时成绩前列,人挺聪明,但工作后却屡屡碰壁,日子过得不如人意。我们都相信他有能力过好日子,可在他内心深处,却认为自己是个无用之人。
我一直不理解,直到他跟我分享了自己的几件童年。下面我暂且用小Z来称呼他。
小Z读幼儿园时,他爸爸和领导、同事吃饭,那天小Z和领导的小孩都去了,不同的是,领导对孩子满目宠溺,而他爸爸却让小Z“滚回家”。
上小学时,小Z和同学有矛盾,他爸爸不分青红皂白地骂了他一顿,结果是,他后来经常被人欺负,也不敢告诉父母,十分委屈。
至于“没用的东西”、“你怎么跟你妈一样傻”等恶毒的话,小Z更是时常领教,从小听到大。
成年后的小Z,心中一直对自己提出质疑:别人比我有钱,我自卑;别人比我好看,我自卑;别人比我能力强,我也自卑;别人的家庭幸福,我还是自卑。
他总是忍不住将自认为不足的地方跟别人的长处作比较,尽管在我看来,小Z并不比同年人差,但他总是缺乏自信。自卑的本质,正来源于对自己的不接纳。
什么是自卑情结?它是一种不能自助和软弱的复杂情感。
有自卑感的人,往往会轻视自己,认为无法赶上别人。一方面,自卑的人是无法通过自我的心理建设来表现出足够的自信。另一方面,自卑感来源于“比较”,在和别人的比较中,感到自己的哪哪都不如人。
自卑情结往往由婴幼儿时期的无能状态和对别人的依赖引起,所以对人有普遍意义。尤其是父母,许多自卑者,多是由于父母过于严苛的教育,导致孩子失去信心,渐渐地选择沉默。
都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教师”,什么样的教育,才会孕育出孩子的自卑呢?下面这些情况,不知有多少人经历过。
1.经常打击孩子
打击式教育就像打碎一个玻璃瓶,即使可以用粘合胶缝补,但无论多久的时间,裂痕依然会存在。自己的孩子都看不到其闪光点,只会一昧否定他,那么孩子又从何处树立信心?
2.有暴力倾向
这里的暴力不管是夫妻之间,还是父母对孩子的暴力,都会让孩子的人格产生变化。孩子长期处于恐惧之中,有着暴力留下的童年阴影,一想到便会不自觉地产生害怕情绪。
3.很少陪伴孩子
父母陪伴太少,孩子会失去安全感,若是遇到自己难以处理或害怕的事情,没有得到及时鼓励和安慰,孩子就会变得胆小、懦弱,时间久了就会形成自卑心理。
4.一刀切的节俭
有人认为孩子要“穷养”,让他多吃苦,以后出社会才不至于被打压。可现在已经不是人人穷苦的年代了,过于节俭,不舍得给孩子花钱,有可能让孩子产生对金钱的过度渴望,从而走向一条错误的道路。
自卑情结非常复杂,有人就因自卑的性格而有所成就。阿德勒在他所著的《自卑与超越》中描述到,自卑情结对他产生了积极作用,正由于他的自卑,反而成就了他在心理学的成就。
或许有人认为自卑感是一种激励,可以鼓励人成长,但对于更多人来说,自卑带来负面影响更明显。
自卑感是产生自我封闭心理的根源,这种严重的心理挫伤会随着时间蔓延、扩散,从而产生错误的心理定势,引出人际障碍和许多行为上的困扰,妨碍与人相处,如工作上的交往、学习上的交流。
这种病态心理如果不能及时回到正轨,可能会危害终身。
自卑感会影响一个人的生活,导致生活质量下降,而走出自卑心理的第一步,就是要学会更好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
1.认知法
正确认识自卑,我们需要问自己3个问题:
2.作业法
学会从多角度看问题,全面辩证地看待和评价自己,从而发现自己的长处,将自己的价值放在擅长的事物上,树立自信心。
上一篇:心理学:你第一眼喜欢哪束花,测出你老了以后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