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心理学:“自欺欺人”是消除焦虑和紧张的最佳 

来源: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3-23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你所做的事情能代表你的想法吗?你亲眼所见都是真的吗?恐怕并非如此,世间之事真真假假,谁又能说得清呢?

即便是你深信不疑的至亲之人所说出来的话,也不一定是完全真实的,因为很多时候,他们说出来的话并非内心真正所想,借用弗洛伊德的话来说,就是一种“伪装”和“粉饰”

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我们每个人都不希望自己是一个坏人,我们希望自己的所作所为符合主流价值观。

作为子女,我们深知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无论从感情角度还是从法律角度,我们都应该尽到赡养父母的责任;作为朋友,我们从小就被教育“以真心换真心”,真诚永远是人际交往的第一大法则;作为社会公民,我们遵纪守法,也希望能够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做一个对身边人和社会都有用的人。

这一切都表明我们深受社会文化的影响,换言之,社会希望我们是怎样的人,我们就会努力避免对它的违逆,竭尽全力让自己看起来合群、合主流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社会文化就像我们所有人的“大家长”,它管理我们、教育我们、引导我们,不希望我们走上歪路,而是听从他的教诲,走上一条早已为我们安排好的“康庄大道”。

因此,人们的所有语言和行为,都或多或少地表现出某种独特的社会文化特点,明白了社会文化对人们言行的影响,你便能更进一步地看清人性,分辨人心。

我们已经知道,社会文化对人们言行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通常来说,你的言行符合社会文化,你就能心安理得,若不符合,你就会体验到焦虑感。

例如,集体主义是中国所提倡的价值取向,那么当我们在面临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的冲突时,你会如何选择呢?

若选择前者,你的行为便符合了中国的社会文化,避免了焦虑,若选择后者,则意味着你为了个人的私利而导致集体受损,你将背负自私之名,即使没人知道,你也会心存内疚。

在人际交往中,主流的社会文化是礼尚往来,人际交互作用也遵循“谁对我好我就对谁好”的法则,但有些人不讲礼仪和分寸,不懂感恩,不喜回报别人的好意,久而久之,他就会产生强烈的焦虑感。

又比如,在亲子关系中,父慈子孝是受到所有人认可的一种社会文化,若父母能对子女慈爱,子女能孝顺父母,那么一家人就其乐融融,和谐幸福。

反之,彼此任何一边没有遵循这种社会文化,其结果通常就比较凄惨,家庭关系也会摇摇欲坠。

以上就是违反社会文化的一些典型例子,那么,当人们感到焦虑和紧张时,会怎么办呢?

认知失调导致焦虑感和紧张感

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费斯廷格(Leo Festinger)提出了认知失调理论(cognitive dissonance theory)。他认为,当一个人的多种认知之间出现不一致时,人就会产生认知失调,进而产生焦虑感和紧张感。

为了消除这种不良的感觉,人们通常会采用改变态度、改变行为或是引进新的认知因素这三种方法来实现目的。换言之,当你的言行违背社会主流文化时,你就会产生认知失调。

以上三种方法就是人们用来消除焦虑的。所谓改变态度,指的是通过改变态度使其言行一致,以消除焦虑感。试想,当一个以前认为吸烟有害健康的人染上了吸烟的习惯,他会如何想?

显然,观念与行为的不一致将使其产生认知失调,但行为(吸烟)已经产生,那么他便只能改变自己的态度,转而认为“适当吸烟无害”,由此达成认知的协调。

所谓改变行为,就是指改变行为使其与既有态度一致。

例如,当一个年轻人意识到自己一事无成是对父母的辜负,他就会改变自己的消极行为从而变得积极上进起来。所谓引进新的认知因素,指的是通过增加某种新的观念,从而达成认知的协调。

例如,学生在期末考试中发挥不佳,成绩排在了倒数,那么他可以以“昨天没睡好所以思维迟钝”这样一种新的认知来消除心中的焦虑感。

上一篇:心理学:第一眼你认为哪只眼睛是狗眼?测出你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