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心理学分析:为何儿大避母,女大却不用避父! 

来源: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3-28

很多人都知道民间流传的一句俗语是“儿大避母,女大避父”,意思则是孩子大了就要避讳异性的家长。但这句话其实是较为片面的,如果从性教育的观点出发还能被理解,但并不意味着适用于全部情况。

并且随着时代的进步,一些观点很难被大众所接受。就拿这句话来说,近年来更是出现了“儿大避母,女大不用避父”的看法,得到了很多人的赞成。那么为什么会这样说呢?下面就让我们了解下吧。

一、“儿大避母”的原因

1.容易过度依赖,难以自立

母亲是温柔的代名词,一般都要打理孩子生活的方方面面。长时间与妈妈的接触容易让儿子和母亲更为亲近,对母亲产生依赖。男孩子在年纪小时和妈妈加强互动有助于身心健康,感受到浓浓的母爱。

但在长大之后,如果过度依赖母亲,就很难学会自己处理生活中的琐事,不能做到自立,将来难以成为能独当一面的男子汉。更有甚者,在适婚的年龄依旧离不开母亲。如此看来,适当“避母”还是很有需要的。

2.长大后可能缺少阳刚之气

在男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十分需要父亲的陪伴。在父亲高大形象的影响下,儿子也会逐渐拥有勇敢、坚强这些美好品德。在受伤或面对困难的情况下不会显得脆弱,而是学会去战胜它们。这也是父亲在教育儿子方面的一个显著特点。

二、“女大不避父”的原因

1.学会理解异性的思维方式

女孩子内心较为敏感,很容易被一些事物所触动。如果平时加强和父亲的交流,可以了解异性的思维方式,解开对自己的“禁锢”,让自己的眼界与心胸都更为开阔。同时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够更好地与男同学相处。

2.容易倾诉内心的想法,减轻压力

一般来说,女儿和父亲是较为亲近的,在平常的互动也较多。即使在长大后也会保持这份亲密感。在遇到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时,女儿可能更加倾向于和父亲交流看法,敞开自己的心扉,那么“避父”就不太恰当的选择了。

可以看出,避不避讳异性家长是要根据情况来看的。在心理健康方面,可以根据性别的差异做出选择。

但在异性教育方面,则更推荐“儿避母、女避父”的方式,以下则是应注意避讳的场合。

a.洗澡时:

随着孩子的发育,性别特征会更为明显。家长要及时对孩子进行相关教育,让其形成性别意识,加强对自己的保护。即使是亲人也要注意,这样才能让孩子更好地成长。

b.上卫生间时:

男女有别,在上厕所时要避免和异性共处。另外,在青春期时,女孩会来月经,男孩会遗精,这些都需要同性的家长来教育。能够有效避免面对异性时的手足无措与尴尬。

c.睡觉时:

很多家庭在孩子上幼儿园或小学时就已经分房间睡觉了,这样既有利于让孩子学会独立,也能给孩子一个自由、私密的空间。且在夏季时,家庭成员穿着较为清凉,分开房间睡觉更为方便。

随着孩子的成长,家长要加强对孩子性别、心理等方面的重视,在不同的情况下选择合适的方式。避讳与否需要结合年龄、场合、性格等综合考虑,让孩子长成阳光、独立的大人。

上一篇:婚姻是否需要门当户对?看恋爱心理学的佐证,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