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个体心理学:为什么中年人的情感往往带有“稳 

来源: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4-14

中年人一般能清晰地认识到什么是生活,什么是工作,不需再过多地考虑成家、求职之类的问题,这也就导致了中年期人群往往带有某种“稳定”的特点。而中年人生活的稳定性以及自制力的增强,使他们的情感也相应地带有“稳定性”。

从个体心理学角度看,中年人的情感具有较强的自我控制性,他们大多数能够独立地、理智地控制自己的情感,一般不会轻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他们爱什么、恨什么,一般都要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他们不寻求别人的赞许,也不惧怕不合情理的批评。

他们如果得到了别人的赞扬,不会因此而高兴得忘乎所以,激动得不能自拔;如果听到了别人的批评,也不会因此而消沉下去,一蹶不振。

因为他们内心有一个基本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在调节、支配着自己,并用以评价别人。

中年期是个性成熟的年龄,他们一般比较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青年初期开始具有的纹饰、曲折、内隐的情感特点到中年期表现得更为突出。


即使有意见,一般也不肯在情绪情感上表露出来,往往给人一种遮遮掩掩、显得不那么“坦率”的印象。

中年人情感一般不外露,一方面说明他们处世老练、有较好的控制力,同时也表明中年的情感具有稳定性。

中年人的情绪反应比较缓慢、持久

人到中年,往往要对人生、职业、婚姻等问题重新进行分析、评估,使其更富有现实性。


中年人一旦形成了某种价值观或信念,就会较长时间保持不变,并用它去审时度势,同时相应地影响到他们的情绪和情感,使中年期的情绪状态带有反应轻微、缓慢、持续时间长的特点。

一句话,中年期的心境占优势,不易产生激情,偶尔情绪爆发,也容易恢复平静,一般不会象青少年那样容易产生“暴风骤雨”般的激情。

笔者曾用卡特尔16种个性因素测验量表分别对50名中年教师和50名青年学生进行测试(以下简称《百人性格测查》,发现C因素(稳定性),中年人均分为5.88,青年人均分为4.62;I因素(敏感性),中年人均分4.50,青年人均分5.66。

可以看到,在C因素、I因素上,中年人与青年人均数差异达到非常显著的水平。这说明中年人情感是比较稳定、理智的。


华东师范大学俞文钊等人也用卡特尔16种个性因素测验量表对上海市两个工厂的50名中层领导者(大多数为中年人)和70名工人(全部为青年人)进行测试,结果发现,C因素,中年人均分为4.83,青年人均分3.57,均数差异非常显著。

这两项研究均一致说明:中年人,不论是教师还是厂矿企业的领导,情绪、情感均比青年人稳定性强。

在笔者进行的《百人情况调查》中,当问及“40、50岁的中年人的情绪大多处于什么状况”时,选择“稳定”1项的有47人次。

在另一项研究中,还发现情绪、情感的稳定性与情感的深刻性密切相关。因此不难理解中年人的情感具有既深刻又稳定的特征。


有人说,中年人生象珍藏了多年的陈酒,浓而芳冽。中年人的情感有美好的、积极的、值得赞颂的一面。

然而,中年期毕竟是人生旅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负荷之沉重、社会角色之多重性及其再适应性,必然使他们的情绪情感带上另外一些有别于其他年龄阶段的特点,如紧张、烦恼、焦虑等。

什么是紧张?紧张状态是有机体在某种环境刺激作用下,产生的一种适应环境变化的综合的反应状态。它伴有一系列生理变化。


由于紧张状态的出现总是伴随某种情绪反应,因此,人们对于紧张的态度体所进行的描述往往把它同某种情绪、特别是那些消极情绪,如悲伤、恐惧、烦恼、焦虑等联系在一起。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紧张也就是一种情绪状态和精神状态。这里所讲的紧张,主要是指中年人的情绪特点。

中年期的情绪紧张性是其他年龄阶段所不能比拟的。引起紧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因素都可以引起紧张。

几百年前,有人做过一个动物实验:对一窝生的羊羔进行对比研究,让其中的一只在通常的环境条件下生活、成长,而在另一只羊羔的旁边拴着一只狼。

上一篇:十大儿童教育心理学,爸爸妈妈你们都知道吗?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