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心理学:如果你想要更快乐,请学会这种“高级 

来源: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7-24

每天做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子曰:“君子为义,小人为利。”-《论语·立人》第十六章

我国自古以来,始终奉行中庸之道,以礼仁爱为核心。我们从小就被教育要自私,要有无私奉献的精神。

父母总喜欢用这样的话来教育孩子,控制孩子的生活。企业领导经常用这样的话来约束自己的员工,尤其是在晚上或节假日加班的时候。

这句话表面上看起来很有道理。我们生活在一个如此复杂的社会。每个人都应该有无私的奉献精神。毕竟,每个人都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各位成员,我们都有必须承担的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通常很难平衡自己的情绪话说,愿意在生活中做出无私奉献的人,自己的生活通常比较压抑和痛苦,但只有他们自己知道这种痛苦,就像鱼喝水,知道它是温暖和温暖的。

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他们对自己的考虑太少,很少为自己考虑,也很少关注自己的情绪变化。

但是,人的天性是追求幸福的,保持愉悦的情绪是有生理适应性的。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你之所以觉得生活不幸福,其实是因为你不够自私,没有活下去。

高级“自私”:心理能量的控制

看完这篇,很多人不禁有这样的疑问。在我们的社会之上,

有成千上万的无私的人最终实现了自我价值。他们怎么能谈论可以活得更快乐的自私的人?

其实我们这里所说的“自私”并不是我们正常的那种“认知中的“自私”是个体对心理能量的控制。

即关注自己的精神享受。在保证他人利益不受损害的前提下,多为自己着想,多关注自己的心理需求和情绪起伏。

在心理学上,这被称为高级别的“自私”。

在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下,我们认为自私是一种内心的封闭和不健康的表现。真正自私自利的人,不管是否考虑任何问题,都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他们甚至不考虑别人的感受。

我们这里讨论的“自私”是不同的。无论付出物质、劳动还是感情,都是为了获得同等的精神满足。

比如,他们在街上捡到一笔钱,交给警察。在一些人的眼里,他们已经失去了一个从天而降的大馅饼。事实上,他们已经获得了充分的心理满足,实现了自己的价值。

因此,我们鼓励的是构建自我的精神和心理框架,而不是公众认知中的自私。

取悦别人就等于贬低自己

在心理学上,人的性格分为很多种,其中一种叫做“讨人喜欢的性格”。这种性格的人通常缺乏足够的东西,为了追求周围人的认可,他们会不断地错误自己,做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事情,而做这些事情的目的就是为了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他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得到周围人的关注和喜爱。这种讨人喜欢的行为可以安抚他们不安全的心。然而,这种做法并不明智,这种行为更近似是一种贬低自己的行为。

自我心理能量的透支

人的生命是无限的而付出不回报,很容易造成自己精神力的透支。

当讨好型人格的自满被别人视为理所当然时,你就会失去表达自己的机会,周围的人也会习惯性地否定你,因此,增强安全感和认同感。自始至终,方法不是取悦别人,而是在不断的进取中展现自己的真正价值,在展示中把握自己。

英国著名进化论学者道金斯曾在他的《自私的基因》一书中写道:

“人类生来就是自私的动物,所有的生物都有明显的利他行为,都是人的自私基因造成的。”

综上所述,你会逐渐在你的生活中做出贡献。情感上的自私其实是一种正常的生活方式。首先,确保你的情绪稳定有利于你的心理发展。只有所有人的心灵和情感才能保持稳定的状态,我们的社会才会稳步发展。

所以,试着做一个“自私”的人。

- 结束 -

作者 |汤米

编辑|易立密

第一心理作者组|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感知与心理物理学》

上一篇:心理学:喜欢被“摸”很正常,别以为是“变态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