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心理学:抑郁状态下的人容易进入的认知误区, 

来源: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1-31

我相信每个人都有情绪低落,陷入抑郁状态的时候,甚至有痛不欲生的经历,然而当我们身处逆境时最怕的是用错误的方式应对,然而根据来访者统计来说,抑郁患者非常容易进入这5个认知误区,越快更正越快恢复。

对于情绪十分恐惧、厌烦,甚至痛恨自己

抑郁症患者其实最难面对的是自己的情绪,犹如独自进入荒凉的漆黑世界,充满着恐慌,悲观消极好似行尸走肉。

想立刻干掉这些不良坏情绪又无能为力,好不容易想尽办法稍有改善,就又会重复性进入死循环难以自拔,在这种情绪循环下,抑郁患者会开始痛恨自己的软弱与无能。

每天生活在诚惶诚恐中。最后在外界刺激下很可能产生自杀的念头。

学会释放表达自己的情绪,更不要盲目地指责怪罪自己,接受,面对勇于是治愈最基本的一步。

凡事追求完美

在咨询中,会发现一些现象,那就是抑郁症来访者强调自己之前是多么的优秀,积极,乐观,性格开朗或者受到旁人的称赞。

也有些人,会表示自己自卑不如别人,觉得哪里都不对。

简单来说就是活成这个样子,根本无法接受,这是性格过度追求完美导致了情绪和压力,那些曾经尝试自杀的抑郁症患者,不少就是因为觉得无法面对自己的落魄比喻不堪的现实。

他们希望自己永远都是正确的,最好的,不能被否定反对的。完全不允许自己是错误的、差的那一个。

愿意接受阳光明媚,却无法接纳偶尔的阴雨天。

你要懂得,我们只是个最普通的人,既不是圣人,更不是神,要接受自己的不足,面对自己的缺失并不丢脸,努力改善提升就好,不必太过纠结于这种内心的落差。

只有当可以冷静平静面对自己的“差”和“错”,才能够逐渐恢复情绪的健康和内心真正的成长。

我受伤,我难过,你就要迁就保护拯救我

很多抑郁患者之所以无论怎样都持续陷在痛苦的沼泽,关键就在于自己的痛苦无助得不到理解和关注。

在抑郁的时候,人首先需要学习的是独自与痛苦相处,其实时过境迁后你会发现,人永远比自己想象的更坚强,之所以有种天塌的感觉,很大一部分因素是由于它的突发性和经验的不足,不要去相信所谓的“灵丹妙药”,它不过是一种情绪的心理疾病,需要适当的方式调节,没有可能达到药到病除那么快速。

所以抑郁症患者被激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进入了这样的认知错误,觉得自己已经这样,家人,爱人为什么就不能多一点温柔,把自己放在心上。

越是在意身边人是不是能够读懂你,理解你,关怀你,越会产生失落情绪,因为感同身受本就是个伪命题,没有谁真的可以解读到谁的内心感受,更没有谁有足够的时间精力时刻关注着你的内心变化。

服药

抑郁症不单纯只是心情不好,它和感冒发烧一样,属于我们内心精神状态同样出现的病理信号。

然而抑郁状态下的人通常又会出现两个极端认知,一种是讳疾忌医,觉得抑郁症=神经病,因此不想被任何人知道,自己通过各种网络搜索或个人经验去想办法弄到一些自认为可以缓解情绪甚至保障睡眠的药物。

另一种是抗拒药物型,觉得一旦吃药就等同于承认自己的不正常,所以为表明“正常”拒绝任何药物。

抑郁症患者在某程度上的确是需要药物配合治疗的,但需要在专业医师指导下才能够选择适合的药物,任意或者我行我素的行为都是不可取的,更是非常危险的认知思维,一旦形成,不仅影响咨询师的治疗,更可能危及到个人的健康甚至生命。

某某都自杀了,所以,抑郁症是无法战胜的,我也是无望的

抑郁症患者也很容易钻牛角尖,他可以为旁人或者说是自己举例说出很多,患上抑郁症治疗多年都根本无法痊愈甚至有些自杀的案例。

在列举过程中理据似乎也非常的“充分”他会告诉你,如果抑郁症不可怕,有可能被治愈,为什么某官员会吃药自杀,某女星会上吊,就连当年那么励志积极的张国荣还不是跳楼自杀。

上一篇:心理学:人之所以会经常做梦,原来是因为这个
下一篇:没有了